今天我们来学习关于诚信的后半部分。如何区分是非对错,好坏善恶的问题!
这是关于诚信内容延伸的部分。首先,我们承诺别人的时候一定要说得清清楚楚,明明白白,最好是反复确认。必要时还要白纸黑字的写下来,签名按上手印!
“凡道字,重且舒,勿及急,勿模糊。”以前没有细读,还以为是教我们如何读课文的呢。这几个字出现在诚信这一章应该是许诺的时候需要如何说,短短十六个字把如何许诺说得清楚明白。
至于为什么要许诺?什么情况下许诺?许诺之后该如何做,前面一篇已经讲得很清楚了,这里补充一点,就是当你承诺之后就不要在意别人的议论。“此说长,彼说短,不关己,莫闲管。”不管是人家在背后讨论你这个承诺做得对不对,做不做得到,或者是讨论别人是否信守承诺,都不必介怀。你做好自己即可。别人说什么不重要,不必在意外面的呼声。否则你就容易动摇,守不住初心。
那么对于好的,对的,善的言行我们该怎么做呢?“见人善,即思齐,纵去远,以渐跻。”这就是见善思齐的来历吧,我们向优秀的人学习,向好的对的学习,哪怕做不到他那样的,自己也会变得越来越好。当我们看到相反的事情,不是去指责批评。《弟子规》上所言,“见人恶,即内省,有则改,无加警。”因为这是给小孩子读的书,不是给老师和家长的。小孩子没有能力也没有责任去帮助别人改错,。所以,看见别人做的不对的地方,他们正确的做法是想想自己有没有类似的错误,如果有,就马上改,如果没有,就再接再厉!不要去为别人的错误而烦恼。
对于身边的环境,我们肯定会有对比,看见别人优秀的品德,学识,才能和艺术。我们可以把他当作老师,向他学习,不断进步。而别人穿得好吃得好,住得好。就不需要去羡慕。“唯德学,唯才艺,不如人,当自砺,若衣服,若饮食,不如人,勿生戚。”因为孩子吃什么,穿什么是由父母的经济状况决定的,一下子改变不了,而且这也不是孩子自己的问题。如果喜欢,将来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生活环境,而品行和才学是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去提高的,这也是将来能拥有更好生活的基本条件。
别人对自己的评论,我们该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呢?“闻过怒,闻誉乐,损友来,益友却。闻誉恐,闻过欣,直谅士,渐相亲。”短短几个字就告诉了我们该怎样做,为什么要这样做。能真心指出我们缺点的都是良师益友,怀着感恩之心,去细心聆听,虚心请教,认真改正。不但自己。会进步,还会留住真正的朋友。如果只愿意听好听的,那很可能身边都是些别有用心的小人,甚至骗子。
当然,所有人都会犯错,我们就是在错误中不断成长的。但是错误也有程度之分。“无心非,名为错,有心非,名为恶。”不知者不为罪,当然,同样的错误不要犯第二次,不知情犯下的这是小错,可以原谅,如果你知道这个事情不可以做还偏要去做,那就是大过,不能轻饶。
“过能改,归于无,倘掩饰,增一辜。”不管是小错还是大过。只要愿意改能够改,就可以当做什么都没有发生。但是,如果不仅不承认自己的错误,还找各种理由推脱搪塞,那就是错上加错。我想这样的人应该就没救了!
这章内容真的很有参考价值,如果把这些道理弄得通透明白了,父母和孩子都达成共识了,我们就会少了很多来自外界的烦恼。烦恼没有了,内心就清净了。然后我们就知道自己需要什么,该在哪些地方去努力,一步一个脚印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,这样反而会更简单。
只要如文所述,信守承诺,处理好自己和身边人的关系,立足于这个世界就不是什么难事了!